阳光照耀山河大地,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,那些发生在边海防军营中的故事、那些收获与喜悦的时刻、那些遗憾和失落的瞬间,都融入了四季的风霜雪雨。来自五湖四海的边防军人,头顶边关冷月,心怀家国情怀,坚守边陲海岛,在时光河流中激荡着属于自己的动人浪花。
这一年,奋斗的征程见证笑与泪。那些巡逻路上勇敢攀登的时刻,那些技术攻关挑灯夜战的日子,淬炼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,成为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。
这一年,追梦的路上有过挫折与失落。也许是训练计划未能如愿推进,也许是考核结果不尽人意,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,艰苦让人懂得“吃苦就是吃补”,孤寂让人更加珍惜幸福的时刻。
这一年,平凡的日子总有温暖与感动。班长的鼓励,战友的支持,家人的牵挂,如同一束束阳光,照进戍边生活的角落。将温暖的瞬间,珍藏在岁月的书签,前行的路上便有了坚持的动力。
站在岁月的门槛,回望过去的一年,驻守边防线上的军人们又有哪些属于自己的青春关键词?
成长看得见。发生在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身上的成长,之于壮阔军旅长河,或许只是点点浪花,但正是一颗颗闪耀在边海防夜空中的星辰,汇聚成了光耀千里的星河。他们的坚守,传递着一种信念与力量,支撑着他们翻山越岭、顶风冒雪,守护心中的家与国。坚守,就是成长。
收获满行囊。雪域的风,凛冽萧瑟,带着几分惆怅,2024年的日历即将翻过。对于即将脱下军装的高原老兵而言,告别也是惜别。kaiyun全站如果说每一页日历都是一篇青春日记,那么哨所、雪山、巡逻路,一道风景kaiyun全站、一个笑容、一句叮嘱……已经密密麻麻填满了这本日记的空白。远方的山、眼前的路,深深浅浅的脚印、飘扬的五星红旗……都将成为他们人生最闪光的记忆。记忆,也是收获。
辞旧迎新的时刻,更是回望人生的时刻,让我们将镜头对准那些坚守边防线的军人,品读他们的故事,感悟他们舍与得,笑与泪,奉献与担当。
新的一年即将到来,愿我们也能保持这份执着与热爱,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,在强军征程上谱写自己的青春乐章。
高山寒冬,水管常常被冻裂。这天傍晚,官兵发现水库中的水抽不上来,为了保障站里用水,沈华林带队排查水管,直到深夜,他们才找到水管损坏处。
“班长,让我来吧……”望着沈华林满是冻疮的手,电源班战士聂航一个跨步冲在了前面。4年前,正是班长的这双手,将聂航从迷茫的日子中拉了出来。
那时,聂航刚上山驻站。被分到电源班的他,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不甘。没法跟随舰艇驰骋大洋不说,来了观通部队连雷达也摸不上:“这兵当得着实憋屈。”
第一年深冬,聂航跟着沈华林在水库边巡查,同样也是水管被冻裂的情况。沈华林立马蹚进水中,将手浸泡在冰水中维修。半小时后,沈华林回到岸边,聂航赶忙用手去暖沈班长冻得通红的手……那一刻,聂航明白了,沈班长手上为啥生冻疮。
“既然来守山,就要像班长说的那样,当个好兵。”此后,聂航决定沉下心来,跟着沈华林踏实学本领。如今的聂航已成为站里公认的“技术能手”,前段时间还如愿入了党。
对于聂航来说,过去的一年是成长的一年。新年即将来临,他有个心愿,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更快成长,可以帮沈班长多分担些工作。
作为站里资历最老的电源兵,沈华林身上有太多闪光点,只是鲜有人知,刚来站里时,他曾一心想着“当两年兵就回家”。他家在家乡是有名的养殖专业户,一次,他掰着手指头和班长盘算:“去年家里养鹅亏了不少,今年的鹅每斤比去年贵一倍,等我回家养上个几百只,肯定能让爸妈高兴!”
班长听完哈哈大笑,伸手摸了摸沈华林的头:“孝顺爸妈的人,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兵。”
成为一个“好兵”的信念,驱动沈华林开始转变。那一天,温州某医院捐献室,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运转,沈华林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缓缓流出,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。
能够配型成功,是幸运的偶然,也是选择的必然。沈华林所在的高山观通站,20多年来坚持为驻地无偿献血,无私奉献精神在全站接续传承。
那一年,沈华林荣立个人三等功。当初那个打算返乡“养鹅”的小伙子,一夜间成为被当地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。他的工作越来越出色,真正成长为班长口中的“好兵”。
今年,沈华林接到了已经退伍的“徒弟”李亚丁从家乡打来的电话。不久前,李亚丁和家乡一位患病男孩初步配型成功,当地红十字会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,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。
“班长,你是我的榜样!当年我就是受你影响,加入了中华骨髓库!今天我虽已脱下军装,军人的热血永远奔涌。”
“蛋糕出炉喽!”伴随着一声吆喝,烤箱被打开的瞬间,香甜的气息弥漫在山巅。中士郑福希在战友“崇拜”的眼神中,将一块块自制蛋糕摆进餐盘。
仅看郑福希这身“厨师”打扮,旁人一定会以为这是位优秀的炊事员。其实他是一名雷达技师,还是站里响当当的“技术能手”。这一刻,望着战友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,郑福希的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。
郑福希的家乡在陕西。上山第一天,他坐在山顶望着一望无垠的大海,内心无比满足。一周后,当新鲜感褪去,站里孤寂的环境、枯燥的生活,让他开始想家,想念黄土高坡的苍茫。
在这座山上,郑福希最佩服的人就是班长李勇:“班长,您是如何数年如一日守在这里的?”
“这里有我们守望的山和海,这里就是家。”李勇没有过多解释,他话锋一转说,“我的班长在山顶坚守了30年,因为习惯了守着这山这海,他退休不久又回到山下养虾……”
数月后,郑福希迎来他在山上的第一个中秋节。那天,他见到了李勇口中的“养虾班长”——张荣明。
那天张荣明开着车,来到他驻守多年的观通站。在这位老兵眼里,站里的战友就是他的亲人。每逢节假日,他都会悉心挑选自家池塘里养的鱼虾给战友们送上山,“守站的兄弟还在长身体,多吃鱼虾补钙。”
郑福希和战友一边品尝着虾肉水饺,一边往炊事班的厨房中张望,看到还在忙碌的张荣明,他突然明白了“这里就是家”5个字背后的深意。
在李勇的悉心教导下,郑福希找到了一名观通兵的状态。一次值班时,雷达最大观察距离边缘出现一个可疑雷达回波,他和战友在无通报的情况下精准判情,受到上级表扬……
如今在这座山上,当战斗的铃声响起,站领导带头冲向战位,执勤号手目不转睛紧盯屏幕,雷达技师昼夜守护装备运转……团结一心、亲密无间的战友情就是战斗力,郑福希已然真正理解班长那句“这里就是家”的意义。
眼看新年将至,郑福希利用休息时间,给战友准备礼物。他正在设计一个“雷达球”形状的蛋糕,用山上的茶叶碾磨成茶粉铺底,再用巧克力酱画线点缀……他相信,这个礼物一定能给这座高山哨所带来一份“香甜”。
“家安心才安,心安岗位安。”原来给亲人般的战友带来快乐,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。对郑福希而言,战友们的笑脸,就是他今年最大的收获。
小岛值班室内,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,执勤号手紧盯着雷达屏幕上的光点,识别、捕捉,目标被准确锁定。
作为岛上军龄最长的兵,23年来,王关龙一心扑在雷达业务上。近百种舰艇的回波特征、各种复杂的标图绘算深印在他的脑海。
今年底,王关龙带的“徒弟”洪先越参加上级比武,取得专业第一的好成绩。消息传回海岛,战友们开心不已,王关龙更是激动地连连说:“好样的,好样的!”
望着眼角笑出一道道褶皱的王关龙,洪先越提出一个请求:“班长,我想和您一起当一次升旗手。”
洪先越是王关龙接上岛的。每年新兵刚上岛,都要给站里石刻描红。那些文字和图案,皆由一代代守岛观通兵刀刻斧凿而成。王关龙把笔递给洪先越说:“接下描红的笔,也要接过守岛的枪。”
站里安排洪先越跟着王关龙学习。洪先越发现,每次走出值班室,班长总会习惯性地抬眼望向国旗。那天,王关龙说,他每次仰望国旗,疲惫感总会消散。
洪先越也渐渐养成这个习惯。那抹红色对洪先越来说,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,看到这面旗帜,他就知道何为军人的坚守。
在飞扬的五星红旗下,这名00后开始了他的青春突击:白天跟着班长熟悉装备操作,中午在训练室练习标图绘算,晚上铆在学习室反复背记雷达参数……
无数日夜的艰辛付出,换来洪先越今日的“一战成名”。捧着冠军奖杯,他向班长郑重提出了同升国旗的请求。
见证了一茬茬战友离开,见证了营区旧貌换新颜,见证了装备迭代更新,变的是时代是环境,不变的是他们每次仰望这面飘扬在小岛上空的五星红旗时,那共同的初心使命。
年终岁尾,西藏山南军分区某哨所戍边18年的老兵、一级上士毛宏波即将脱下军装。长期坚守在这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巅,他有个心愿,到距离最近的另一个哨所去站一次岗。
这是该团直线距离最近的两个连队,驾车却要走上百公里。哨所官兵在这座山上站岗,天晴时可以眺望到对面山上的哨楼。毛宏波每次站岗时,眺望对面的山头,心里总想着去兄弟哨所看一看。
此刻,坐在前往“对面哨所”的汽车上,望着窗外熟悉的风景,往昔戍边时光不禁浮现脑海。
2006年毛宏波刚上哨时,哨所营房还是初代营房,屋顶由铁皮铺成。狂风吹来,屋顶被吹得发出声响。一次暴风雪来袭,屋顶被积雪压塌,官兵裹上棉衣爬上屋顶维修;还有一次大风卷走“铁房顶”,他们追到山谷中将其找了回来……
环境艰苦,毛宏波却从没动过“向后转”的念头。那时巡逻,官兵们骑马3天2夜才能抵达点位。翻山越岭,爬坡过坎,无数次跌落马背、牵马蹚过冰河,毛宏波懂得了,走过巡逻路的军人,心中便无所畏惧。
夏天夜宿休整点,毛宏波躺在帐篷里,望着天空数星星,那璀璨的画面令人难忘。一次,他们被大雪围困,留宿山洞,大家生起火堆烤土豆吃,毛宏波依稀记得那顿“土豆晚餐”的滋味。
在毛宏波心里,坚守哨所经历的冷暖、品尝的滋味,战友一起走过的路、聊过的天,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。难舍军旅人生,他在给妻子的短信中写道:“守在雪山上,我的人生因此而璀璨。”
每次巡逻到点位,毛宏波和战友向界碑敬礼,那时内心澎湃的豪情,只有守护这片土地的军人才能体会和理解。
如今雪山哨所守防条件改善,路修通了,巡逻车代替了军马,新营房建起来了。然而,在毛宏波眼中,昔日的记忆更显珍贵。他常与年轻战友讲起当年守防的故事:“我们走了,希望将老一辈的精神留下来。”
上等兵费叶胜入伍前在清华大学就读,今年他选择在服役期满时脱下军装重返校园。军旅生涯进入倒计时,此行,他也跟随毛班长来到兄弟哨所,一起到毛班长口中说的“对面哨所”站岗。
抵达哨所的第二天,迎着清晨的阳光,费叶胜跟随毛宏波登上哨楼。站在执勤哨位上,他们眺望远方,那座熟悉的雪山上有他们坚守的哨位;更远的远方,是他们的家乡。
再过几天就要脱下军装告别哨所,这是彭小平军旅生涯最后一次在哨所升起五星红旗。
拉则拉,藏语意为“神仙居住的地方”。哨所矗立在海拔4000多米的悬崖峭壁之上,被守哨官兵称为“绝壁哨所”。
过去从山下上哨所只有一条羊肠小道,沿途陡峭处坡度近60度,官兵上下山,路难行。
作为哨长的彭小平带领战友一起修建了这条上哨路,在他心中,这还是一条幸福路——这条路见证了战友们的守哨青春,也见证了彭小平的爱情故事。
不善言辞的彭小平,曾是哨所大龄未婚青年。战友们为他的人生大事操心,纷纷给他介绍对象。也许是彭小平不懂浪漫,他总和幸福失之交臂。
2020年彭小平回乡探亲,在家人撮合下认识了在县医院当护士的李登莉。经过一段时间了解,他们顺利牵手走进婚姻殿堂。
第二年冬天,李登莉到哨所探亲,从贵州老家带来亲手制作的腊肉。那年山上雪很大,路上满是积雪,李登莉上哨的每一步都迈得坚定,她说:“守着他守的哨,走着他走的路,才是最浪漫的奔赴。”
雪越下越大,彭小平劝妻子先下山,等雪停再上山。李登莉横下一条心,今天无论多难也要爬上去。彭小平拗不过妻子,只好一路拉着她的手一步一挪向前走。
2个多小时后,彭小平和李登莉顺利上哨。当天天色已晚,李登莉无法下山,她也成为拉则拉哨所建哨以来第一位夜宿寒哨的军嫂。
哨所住宿条件有限。彭小平在仓库角落的空地摆上砖块,找来一张床板摆在砖块上,再将被褥铺在床板上……
那些日子,李登莉在仓库住了下来,她亲自下厨给战友做家乡菜,给大家包饺子、擀面条。半个月后,李登莉的假期时间到了,她依依不舍地和战友告别。
李登莉临走时对大家说,最大的心愿就是哨所能修通一条路。这个心愿,一直被官兵记在心里。
2022年春天,团里批准为哨所修建一条全新的上哨路。道路修通那一天,彭小平打电话给妻子报告这个喜讯:“如今‘绝望坡’上建成了一条人行栈道,有一米多宽……”
李登莉高兴地说:“明年我再上哨,一定要多带点吃的,再给战友做几顿家乡菜。”
12月中旬,海拔4000多米的卡达乡小学的孩子们,盼来了他们的“兵老师”——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一级上士龙通清。
2022年,龙通清面临服役期满,他舍不得卡达乡小学的孩子们,写下留队申请书。最终,他如愿留在连队超期服役。
“好事做一件不难,难的是一直做好事。”18年来,龙通清利用周末时间,在卡达乡小学当课外辅导员,义务为孩子们补习文化知识。2023年《报》曾以《邂逅“兵老师”》为题,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。
“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识,但这里的老师太稀缺了。”这些年,看着卡达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龙通清深知教育的重要性。如今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,通过考学走出了大山,龙通清别提多高兴了。
那年,古桑卓玛大姐的丈夫突然去世,家庭没了经济来源,女儿次仁曲杰萌生了辍学挣钱的想法。
龙通清和连队几位“兵老师”得知情况后,主动为古桑卓玛一家捐款。在官兵长达6年的资助下,次仁曲杰考上大学,走出了大山。
卡达乡卫生院的驻村医生格桑德吉,曾经也是卡达乡小学的学生。小时候家里困难,他也曾萌生辍学的想法,在龙通清的帮助下,他学习成绩优异,最终圆了大学梦。
那天得知龙通清即将脱下军装,格桑德吉带领卫生院的同事敲锣打鼓来到连队;卡达乡小学的学生和老师,也自发来到连队为他送行。
格桑德吉为“兵老师”戴上大红花,乡亲们为他披上哈达,孩子们拉着龙通清的手,流着泪舍不得让“兵老师”走。还有孩子问龙通清:“老师,今年下山回家过年,你明年春天还会来吗?”
听着这一声声问候和叮咛,龙通清眼中也噙满泪水,他给乡亲和孩子们郑重敬了一个军礼:“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,我会再回来看望大家!”